第354章 共赢_走出香江
笔趣阁 > 走出香江 > 第354章 共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54章 共赢

  第二天一大早,蔡致良西装革履地同赵思琪,蔡美慧,顾远德,廖成凯,邵玉岱等人一同先是拜会了位于乌节路的总统官邸。

  之所以带着赵思琪,自然是因为作为蔡致良和金河投资在东南亚的代表,将会对新加坡金河投资与赵思琪都是有莫大便利的。新加坡毗邻马六甲,对于金河集团逐步涉及的海运,港口以及集装箱业务,投资石油及化工产业,都需要同官方人士打交道。

  新加坡的半导体产业虽然起步很早,在1967就成立了一家组装和测试工厂,曾经希望借此成为计算机部件的全球制造中心,但事与愿违,却一直没有什么发展,直到1987年特许半导体公司成立,才建立了第一座4英寸晶圆厂,典型的起了个大早,赶了晚集。

  如果没有蔡致良的介入,新加坡力微电子科技公司的成立,新加坡半导体产业也会随着潮起潮落,最终也是一地鸡毛。

  紧接着,在半导体发展基金会,蔡致良开启了今日的第二场会晤。这是一个行业协会,是半导体产业规划具体的执行机构,通过投资的手段,保障新加坡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沿着正确方向,关键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。

  “李先生,陈主席,彭博士。”在顾远德的介绍下,蔡致良先认识了李昱,陈鑫和彭明煜。

  “你好,蔡先生。”陈鑫很是客气,道:“事关半导体产业发展,一直想听听蔡先生的高论。众所周知,蔡先生的投资眼光一向敏锐,无论是美国,还是日本,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”

  “高论谈不上,在半导体行业,我只是个门外汉,你和彭明煜博士才是翘楚。”蔡致良适时谦虚了一句,而后道:“新加坡半导体行业未来的发展,还是需要基金会和淡马锡的大力支持啊。”

  李昱笑道:“当初竞购海外信托银行,淡马锡也参与了,一直想同蔡先生谈谈,却是一直缘悭一面,今日总算如愿了。”

  蔡致良随即介绍赵思琪,道:“这是赵思琪,以后金河投资在新马地区的投资,都有他负责。”

  “你好,李先生。”赵思琪打了声招呼。

  “这在台湾也是响当当的名字,没想到来新加坡了,令人有些惶恐啊。”李昱说起赵思琪在台湾股灾时响亮的名头。

  “新加坡毗邻马六甲,经济增长冠绝东盟,有望成为东盟的金融中心,从而为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。”赵思琪道:“所以,我来到这里。”

  “同处一城,往后多联系。”

  李昱说道:“金河一向深藏不露,月初我遇见邱德拔老先生时,才知道丽晶酒店也归金河所有了。”

  “邱先生是酒店行业的前辈,我也准备过些天登门拜访。”

  邱德拔曾经创办良木园酒店、马来西亚大酒店、明阁酒店等多家酒店,以致于有酒店大王的美誉,蔡致良故而有此一说。

  蔡致良接着也赞扬了一下丽晶酒店,道:“丽晶酒店在伯恩斯先生的运营之下,遍及洛杉矶,纽约,伦敦,巴黎等欧美大都市,已经是享誉全球的豪华酒店品牌。我也很想宣告天下,只是伯恩斯先生直到近期才同意出售股权。”

  “或许今晚就可以见到邱先生。”李昱指的是力微电子科技集团举办的酒会,道:“望蔡先生勿怪。”

  “李先生哪里话,邱先生亲至,真是荣幸之至。”

  闲聊几句之后,还是要回到了今日的正题,有关新加坡半导体产业的发展,而对于蔡致良来说,也应该有利于力微电子科技集团的长远规划,能够互相促进发展,达成双赢的局面。

  首先,自然要先从自己投资半导体缘由说起,通过国家之间,企业之间的对比,来说服基金会能够做出有利于新加坡力微电子的长远规划。

  “我接触半导体产业时间不长,也就再报纸和杂志上面了解了一些,随着苹果个人电脑的成功,电脑走进千家万户,半导体产业迎来大发展,其中自然包括DRAM芯片。我最初的咨询对象,就是廖成凯。”

  蔡致良指了指廖成凯,说着自己的创业史,道:“那是在86年吧,他还在宏碁电脑做事,对半导体产业比较熟悉,当时因日本发起价格战以至于价格腰斩,市场一片哀嚎,算是DRAM低潮期,所以就劝我谨慎。直到一年后,在股市小赚了一笔之后,我再次探索投资方向之际,还是决定投资半导体产业,随后入股台积电,并与德州仪器合资成立了力微电子,当时还叫金河德州电子科技公司。”

  “蔡先生,你那可不是小赚?”

  有人捧场,让蔡致良松了一口气。研究过金河集团发展史的都清楚,1987年的股灾是一个重要的节点,也从此开始,金河收购了天门置业,恒隆银行,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。

  当然,这件事是必须要大书特书的,因为这件事着重强调了蔡致良敏锐的判断力,对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的掌控能力,眼光独到之处,可以极大增强说服力。

  “数亿美元吧,所以我深思熟虑,希望能够找到一本万利的投资,最终还是认可DRAM产业的发展前景。”这是蔡致良第一次公开承认1987年股灾时的收益,时隔多年,众人依旧是一副惊叹的表情。

  “这是力微电子发展的第一阶段,基于当时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大背景,就是美国和日本的半导体争夺战有了结果,日本大胜,而美国惨败,随之而来的就是美国DRAM产业开始向亚洲转移。如果没有这个前提,我也不会押注DRAM产业,毕竟,即便台湾的人力成本再低,也难有什么发展机会。”

  关于这个背景,即便是李昱,这些不熟悉半导体行业的官方人士也有印象,毕竟新加坡的第一座晶圆厂,特许半导体的成立,也是在这个时期,不过承接的是摩托罗拉的技术转移。

  “美国和日本在DRAM领域的争端,呈现出的是一种通过扩大产能,抢占市场之后的赢者通吃的局面,而按部就班只能自取灭亡。如果将DRAM产业比喻成金字塔的话,在美国退出之后,日本处于顶端,拿走了绝大部分利润,欧洲和韩国处于中层,其他地区位于底端,利润十分微薄,聊胜于无。

  力微电子初期依靠德州仪器的技术授权逐步发展,别说日本,远远无法同韩国三星等半导体同行相提并论,这无疑处于十分危险的局面,但是考虑到其中的风险,我又比较犹豫是否应该加大投资规模。

  但是事情又很快变得明朗,进入1989年之后,或许在那之前就已经有这方面的趋势,鉴于半导体市场持续低迷,日本六大半导体公司在逐渐将资金投入楼市,股市的同时,开始大幅度削减在研发方面的投入,而随着一场股灾之后,日本半导体公司的资金紧张,研发方面的投入只能再度缩水。

  可能是日本觉得,他们已经在这个行业确立了绝对的领先优势,但是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这等于是拱手让出了金字塔的顶端,吐出DRAM行业绝大部分利润空间,还有比这更幸运的事情吗。”

  蔡致良喘了口气,笑道:“也就在此时,金河集团逐步加大投资规模,在日本,香港,台湾相继建立了9座研发中心,并扩大在台湾的产能,延请木村博士团队,邵玉岱博士也加入力微,科研能力随之迅速提高,最快10月,力微电子也将紧随日本,韩国之后推出16M的DRAM样品。”

  16M的DRAM产品,是力微电子的底气,是与韩日半导体公司抗衡的根本,也是新加坡如此礼遇力微电子的缘由。

  “秦失其鹿,天下竟逐之,看到机会的也不仅仅只有力微电子,据我得到的消息,韩国三星一家,今年预计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达1亿美元,所以力微电子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一定的全球竞争力,就必须投入更多资金。”

  有竞争才有动力,蔡致良道:“天与不取,必受其殃,我认为这是力微电子的机会,也会是新加坡的机会,只有奋力一搏,才有可能跻身金字塔顶端,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。如若不然,这个上百亿美元的市场,大概将会由韩国独享。这个市场不仅仅在于DRAM的生产,销售,还有上游原材料市场,精密制造设备领域,也将会为新加坡奠定腾飞的基础。”

  “以日本雄厚的技术积累,一旦再次大规模投入研发,力微电子的优势在哪里呢?”

  “李世民曾说,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,我们可以复盘一下美国和日本将近十年的DRAM之争。七十年代是美国DRAM最辉煌的时候,也是日本举全国奋力一搏的阶段,那么,美国是如何失去竞争优势的呢?”

  蔡致良留下片刻思索的时间,接着道:“七十年代中期之后,英特尔,德州仪器转而研究处理器,大获成功的同时,开始大量削减DRAM的研发经费,给了日本半导体公司迎头追赶的机会。进入八十年代,美国依然占据DRAM市场六成的份额。但是很快这种局势便发生了逆转,而美国此时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,依靠着贸易制裁,关税壁垒以及财政补贴,却依然无力阻止这种逆转。八十年代中期,日本与美国的人力成本相差很大吗,不尽然吧。”

  最后,蔡致良总结道:“低成本是一种技术优势,不仅仅是人工成本所能弥补的,这就是为什么力微电子要着手建立8英寸晶圆厂,无他,降低成本而已。如今,时移势易之下,日本退缩了,同他的老师,当年的美国一样,大幅削减了DRAM的研发费用,而另一方面,这些半导体公司转向面板的研究,认为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,否则的话,以日本的技术水平,早就应该开发出64M的DRAM样品了,市场上却是至今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消息。

  力微电子正处于当年日本所在的地位,准备奋力一搏,冲击DRAM金字塔的顶端。

  而日本将近十年的逆转大局,不仅仅在于一座晶圆厂,而在于从原材料,精密制程设备,DRAM的设计,制造,直到下游封装,销售,所形成的一种整体优势。目前对韩国,台湾和新加坡的优势极为明显,新加坡想要在未来的半导体大战中立足,就必须进行相关领域的投资,合理布局产业链。

  所以我认为,新加坡半导体的发展前景便取决于在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布局,无论是对于力微电子,还是特许半导体而言,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半导体公司落户新加坡,使之成为全球半导体制造中心。

  日本六大半导体公司在股灾中伤筋动骨,未来两三年怕是有心无力,再加上美日争端尚未结束,只能被迫成为下一个英特尔,德州仪器,力微电子的对手不再是日本,而是韩国人。

  总之,属于日本的时代即将过去,而相较于1988年面对日立,NEC时的绝望,力微电子如今不过落后韩国三星半步,鹿死谁手尚未可知。”

  与人为善,就是于己方便。如今的新加坡半导体产业,主要是引入外来资本,承接产业链转移,远远谈不上布局,这对未来力微电子所面对的全球性竞争是不利的,所以必须提醒,并着手推动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,这就得依靠淡马锡投资和发展基金了。

  综合各方面的评估,蔡致良和顾远德,廖成凯认为成行的几率很高。有鉴于历史,新加坡与菲律宾最大的不同,就在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一个选择了制造业,而另一个拥抱了服务业,以至于如今两国大不相同的局面。

  最终如果能够成行,这将是多方共赢的局面,而对于力微电子的好处自无需多言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vvbqg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vvbqg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